導讀: 無公害食品是指產地有特定條件、認證有特定程序、生產有特定規范、產品有特定標準、上市有特定標志,既要營養品質,又要健康安全的農產品。范圍涉及種植業、養殖業和加工業。有兩項標準。
一、 何謂安全農產品
1、 無公害食品
是指產地有特定條件、認證有特定程序、生產有特定規范、產品有特定標準、上市有特定標志,既要營養品質,又要健康安全的農產品。范圍涉及種植業、養殖業和加工業。有兩項標準。
(1)無公害食品行業標準:由農業部制定,包括下列三個方面。
①產地環境質量標準:為強制性標準,包括產地的空氣、農田灌溉水質、漁業水質、畜禽養殖用水和土壤等各項指標無污染。
②生產技術標準:為推薦性標準,按規定使用農投品,禁止使用國家禁用、淘汰的農投品。但生產技術標準認證時僅供參考,無法堅持到位。
③產品標準:為強制性標準,衛生指標無污染,有害物含量控制在規定標準內,但不高于國家標準,突出食用安全。標準不高,達到不難。
(2)農產品安全質量標準:由國家質量技術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制定,分為兩部分 。
①產地環境:蔬菜和水果生產的水、空氣、土壤等具備條件;畜禽生產加工的選址、設施、用水、空氣、防疫、消毒等具備條件;水產品生產的養殖場、水質和底質等具備條件。
②產品安全:蔬菜、水果和畜禽肉產品中的重金屬、硝酸鹽、亞硝酸鹽和農(獸)藥殘留限量;水產品中的感官、鮮度及微生物含量的指標要求。
2、 綠色食品:中國政府主推的一種農產品認證。
是指生態環境無污染,生產加工標準化,嚴格控制有毒有害物質含量,符合國家健康安全食品標準,經專門機構認定,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食品。在中國是對無污染的安全、優質、營養型食品的總稱。
(1) 綠色食品的標準
①產地環境質量標準:包括空氣質量、灌溉水質、漁業水質、畜禽用水、土壤質量、土壤肥力等。
②生產資料使用標準:包括肥料、農藥、食品添加劑、飼料添加劑、獸藥和水產養殖藥等。
③生產技術操作規程:包括農作種植、畜禽飼養、水產養殖、食品加工,必須符合生產操作規程,嚴密監測控制藥殘、重金屬、放射物、有害細菌,堅持生產技術標準到位。
④產品標準:產品必須符合質量和衛生標準,衛生品質要求高于國家現行標準,衛生指標明顯嚴于無公害食品。綠色食品蔬菜還規定了感官和營養指標。
⑤包裝標簽標準:包裝材料要安全、牢固、低碳和環保,產品的標志標簽必須符合《食品標簽通用標準》和《綠色食品標志設計標準手冊》的有關規定。
⑥貯藏運輸標準:貯運的條件、方法、時間,保證貯運過程中節能、環保、無污染、不變質。
(2) 綠色食品的等級
A級綠色食品: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學合成生產資料,積極采用生物技術和物理方法生產。
AA級綠色食品: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肥料、農藥、食品添加劑、飼料添加劑、獸藥及有害于環境和人體健康的生產資料,而是使用有機肥、種植綠肥、作物輪作、生物技術和物理方法生產。已達到有機食品的要求。
3、 有機食品:也叫生態或生物食品。
國標上對無污染天然食品的統一稱謂。是指來自于有機農業生產體系,根據國際有機農業生產要求和相應的標準生產加工的食品。包括糧食、蔬菜、水果、茶葉、食用菌、奶制品、禽畜產品、蜂蜜、水產品、調料等。
(1) 有機食品標準
①生產和加工過程中,必須建立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、控制體系和追蹤體系,檔案記錄完整(包括相應的票據)。因此需要2-3年轉換期,才能夠被批準為有機食品。
②生產和加工過程中,必須嚴格遵循有機食品的生產、采集、加工、包裝、貯藏、運輸等標準。
③原料來自于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或野生天然產品,禁止使用化學合成的化肥、農藥、激素、抗生素、食品添加劑等,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術及產物。
④必須通過合法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的認證。
(2) 有機食品的認證
①認證要求
②申請
③預審并制定初步的檢查計劃
④簽訂有機食品認證檢查合同
⑤審查
⑥實地檢查評估
⑦編寫檢查報告
⑧綜合審查評估意見
⑨認證決定人員/技術委員會決議
⑩有機食品標志的使用
(3)有機食品與其他食品的區別
有機食品不是絕對無污染,而是污染物質的含量比普通食品低,有機食品必須是生產全過程采取質量控制措施。
有機食品不是有更高營養價值,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成分并沒有增加。
(4)有機食品如何鑒別?
有機食品與綠色食品從外觀到內在品質沒有差異,極易造假,產品上市憑生產者的個人素質。
(5)有機食品發展前景
產量低、投入大、肥源缺,不能大面積發展,否則造成國人生存危機。
二、污染之害,解決無奈
1、污染之廣
全球高呼綠色環保、可持續發展、循環經濟等等,有呼聲就一定有問題,呼聲越高,問題越大。純凈之水消失了,江、海、湖、泊中有水就有污染;純凈之土消失了,山地、平原、丘陵、灘涂中使用過化肥農藥就有污染;純凈之氣消失了,有空氣流動就有污染。人們看到滾滾污水,濃濃黑煙,還有喪心病狂的企業主把毒水排入地下深井;人們聽到從早到晚噪音嗡嗡攪擾著寧靜休養之所;人們溴到嗆鼻的濁氣彌漫在空中;人們感受到全球溫室效應就好似讓人進了蒸籠 ------。
2、食品之害
諸多污染之中,食品污染是最直接隱患。養雞的不吃雞肉,養豬的不吃豬肉,瘦肉精讓動物哆嗦著瘦死,添加三聚氰胺的牛奶讓小娃娃在慘叫中變成大頭,地溝油流到了飯店、超市和百姓餐桌,酒精加點水就勾兌成了名酒。毒大米、毒牛奶、毒西瓜、毒黃瓜、毒韭菜、毒香蕉等等防不勝防,于是有人干脆將盆栽蔬菜搬上了高樓。大家對食品污染深惡痛絕,卻又不自覺的推波助流,不添加增白劑的饅頭反而賣不了,含苞待放的絲瓜反而誘人搶購。
3、災害難防
人類自己污染自己,人類自己害自己,人類自己毀滅自己。科學給人類帶來了實惠,又給人類帶來了災難,科學使人類自作聰明的糊涂。張揚個性、放縱欲望帶來了什么?艾滋病、非典、禽流感、手足口疫、H1A1等接踵而至,說不定哪一天從實驗室跑出個轉基因病毒。
4、解決無奈
人們可以喝人工制作的純凈水,但吃的食物卻不純凈;人們可以去“氧吧”圖一時之快,但不得不再回到本來。心保健、性保健、腦保健、腎保健、肝保健不一而足,天花亂墜的廣告只是引誘人為保健而花錢。大家都在高喊食品安全,卻不從根源上倍加關注無公害、綠色和有機農產品。當可口可樂和肯德基等垃圾食品成了人們追逐的時尚,農產品也悄悄變得果不甜、菜無味、飯不香、而且有害。
三、食品污染,肥藥是源
1、食品污染之源
食品安全問題的根源在于基礎種植業和養殖業,食品的次污染是加工制造業和餐飲業。而基礎種植業已被重茬所困擾,重茬病害已成為當今農業第一大害,來勢洶洶,席卷全國,僅僅二十多年,病災遍及糧、棉、果、菜、花、藥、油、煙、茶、林、桑、麻等各種農作物。如果任其發展,危險之極,不但導致農業減產和農產品質量下降,而且會危及人類生存。
2、重茬障礙表現
大蔥干尖瘦白,洋蔥爛根抽苔,大姜姜瘟皮癩,大蒜干尖散瓣,胡蘿卜裂口抽苔,馬鈴薯爛秧爛塊,西瓜水瓤裂瓜,春茶芽瘦早衰;小麥全蝕,玉米粗縮,水稻基腐,豆莢稀缺,棉花黃萎,花生死棵,蔬菜低產,果樹老弱,線蟲、韭蛆和盲蝽肆虐,虱、螨和薊馬為禍。
3、重茬障礙難解
上述重茬難題,農戶不會,經銷商不懂,專家幾乎無策,走遍全國也難以解決。長期以來,專家和廠家都在解重茬,但誰真正解過重茬?重茬反而越解越嚴重了!大專院校的教科書是否先進于生產?科研機構的研究成果能不能解決重茬?基層的科技下鄉有多少科技含量?常規技術農民本來就會,他們不需要。他們需要的解重茬技術,又有幾人懂得?廠家的廣告滿天飛,但農民只認可現實,今天村里來了個專家,農民不說來了個講課的,農民說來了個賣藥的。
4、農殘由此產生
有人說農民落后,需要改變觀念。農民說富漢子不知窮漢子饑,站著說話不腰痛,既然你們的觀念先進,請你們給俺做個樣子搞個示范,也當一回農民,看看一畝四分地能不能產出黃金來!這話很噎人。莫說農民落后覺悟低,農民無可奈何,為了獲得較高產量,被迫使用高殘留化學品,諸如二溴氯丙烷、溴甲烷、氯化苦、涕滅威、呋喃丹等等屢禁不止,農殘問題由此產生,食品安全由此成為全民呼聲,民生大計由此擺上了議事日程,綠色環保、可持續發展、循環經濟、生態農業等等新名詞由此產生。
四、農業生態,出路何在?
1、技術攻關
重茬病害是重茬引起的嗎?為什么不連作重茬也發生重茬病呢?
重茬病害是病菌引起的嗎?為什么其他國家不嚴重呢?
重茬病害是線蟲引起的嗎?為什么30年前不嚴重呢?
重茬病害是氮肥過量引起的嗎?為什么專家們重視磷鉀肥而重茬病更嚴重了呢?
有人高喊有機農業,生產有機食品。有機農業確實能解決重茬,確實能解決食品安全,但有機農業不能全民推廣。一是成本太高,有機肥的來源成為最大限制;二是產量太低,如果不使用化肥,13億中國人就立即面臨生存安全。
生產難題的解決靠專家,中國不缺專家,缺的是袁隆平那樣的專家:上了講臺一身汗,到了田野一身泥;上了講臺是教授,到了田野是農民。誰正確?誰能解決問題誰就正確!
生產難題的解決靠技術,技術包括栽培方式和農投品應用兩部分。栽培方式農民一看就懂,一學就會。而農投品的應用對農民來說卻是云山霧罩。廠家生產的農投品都是專家開的配方,近年來確實有許多專家研制出了特效農投品,但是實踐證明,一種農投品解決不了重茬問題。
誰正確?----誰能解決問題誰就正確!農業專家蔡英明創造了平衡理論,發明了平衡施肥用藥技術,顛覆了重視磷鉀肥的傳統,能真正解除重茬障礙。生物肥料的出現是一次革命,它完善了施肥技術,正在悄悄驗證“21世紀是生物技術時代”。但生物肥料不能取代其它肥料,它只是蔡英明平衡施肥用藥技術所需四肥中的一種。
2、技術推廣
技術推廣依靠行政命令的年代已經過去,市場經濟需要市場運作。農產品增產已無多大潛力可挖,農產品增值也無多大潛力可挖,而農產品生產成本卻在繼續增加。尤其生物技術的運用需要增加成本,如何讓農民使用技術?這是農業技術推廣的瓶頸。
農民專業合作社政策的出臺,給農業技術推廣帶來了新的希望。農民專業合作社不同于上個世紀的人民公社,它沒有行政干預,政府只是服務和監督。合作社的性質是公司,合作社的管理是松散的,農戶自主、自由和自覺。合作社內部配套服務,群策群力,共同應對。與企業對接,到廠家定做農投品,為社員省錢;與市場對接,依據市場規律準確選擇種植項目,為社員增效;與專家對接,為社員解決技術難題。而且合作社有完整的追溯體系,可做成農業品牌。
全國現有三十多萬個合作社,今后會更多,政府對合作社全面扶持無異于杯水車薪,重點扶持漏洞又太大。政府的扶持力度可以體現在支持公益宣傳上,利用各種媒體宣傳土壤修復、食品安全和合作社發展。
3、源頭控制
市場上推行農產品準入制,對農民生產的農產品采用儀器逐一檢測,全國有多少農民?每個農民賣多少次農產品?需要多少儀器檢測?如此龐大的檢測隊伍需要多少財政開支?這是一種無可奈何的產后治末。
農民很簡單,沒有多少文化,分辨不了真假,也沒有時間去研究農業執法,市場上沒有了高毒高殘留農投品,農民自然就買不到了。農業執法應針對農投品的生產企業和經銷商,每個縣市有多少個農投品的生產企業和經銷商屈指可數,對他們進行徹查,對他們的生產經營執行嚴刑峻法,讓他們因懼怕法律而杜絕生產經營高毒高殘留農投品。這才是產前防微杜漸的治本之策。
4、產地追溯
當前正在追風產地認證,誰拿到了產地認證,誰就好像獲得了品牌,誰就擁有了宣傳資本,誰的農產品就有利于入市,誰就可以控制農民。于是大家紛紛仿效,趨之若鶩,名利雙收,樂此不疲,認證機構也因此而賺了錢。但是拿到了產地認證不等于農產品安全,況且全國農民參與產地認證的只能是極少數,不能解決食品安全。
因此,對無公害、綠色和有機三種農產品進行產地認證,不如對農產品采取產地追溯。產地追溯面對公司范圍太窄,制約不了農民;面對廣大農民范圍太寬,無從下手。最好是面對合作社,將追溯機制在合作社內部發揮作用。
五、富硒食品,輔助保健
1、硒素之功
農產品除了無公害、綠色和有機之外,還有富硒農產品,具有輔助保健作用。1973年,世界衛生組織向全世界宣布,微量元素硒是人體生命活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, 1988年中國營養學會將微量元素硒列入我們每日必須攝入的15種膳食營養素之一。
(1)抗氧化抗衰老
硒與SOD、維生素E有異曲同工之妙,有過之而無不及,而且硒元素促進SOD的產生,因此硒具有抗擊氧化、延緩衰老、肌體復壯、返老還童、體態輕健,容顏秀美之功效。因此被譽為“硒是使人保持年輕的第一元素”。
央視財經頻道6月16日報道:“人體只要補充了充足的硒元素就能延緩衰老。在中國歷史上許多皇帝苦苦尋求的長生不老秘方,其實就是硒的特殊功效”。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重要的抗衰老元素。
(2)增強免疫抗病變
人體細胞組織中有許多自由基,這些自由基平時無害,但當組織細胞受到病菌病毒侵襲或遭受外力創傷時,這些自由基就像“叛徒”一樣里應外合搞破壞,導致人體發病。硒能將這些自由基從細胞組織中清理出去,使自身免疫力增強,抗擊病變。因此被譽為:“硒是癌癥等惡性病變的最后一道防線”。
醫學研究證實,長期攝入硒不足可使人體免疫力下降,誘發40多種疾病,嚴重缺硒是導致克山病和大骨節病的主因。2003年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(FDA)認可硒的抑癌性質,硒是世衛組織認定的“抗癌之王”。硒的保健功能體現在:強免疫、防突變、護心腦、修血管、降血壓、保肝腎、抑哮喘、抗癌變、通關節、調不育、防治老年性白內障等,甚至對艾滋病有一定療效。
(3)排毒通瘀
硒能促使組織器官將體內的重金屬、農殘以及多余的血糖、血脂和膽固醇等排出體外,凈化循環系統。因此被譽為:“硒是人體垃圾的清道夫”。
硒對鉛砷汞鎘鉈以及硝酸鹽具有降解作用,富硒蔬菜中鉛元素降低了20-30%、鎘降低了50%,證明了實施富硒技術對生產綠色蔬菜的積極作用。
(4)防輻射
現代生活和辦公中的電器產生的電磁射線,使細胞中的DNA分子因電離和激發而變性,導致細胞受到損傷,食物中所含的維生素、茶多酚、黃酮類、硒元素等,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和對損傷細胞的修復功能。。因此被譽為:“硒是一種重要的抗輻射元素”。
3月11日,日本本州島發生了9.0級地震,為防核輻射,一夜之間,國人搶購食鹽,實在是不靠譜,氯化鈉根本擋不住核輻射。
(5)改善農產品品質
硒使植物細胞同樣具有抗氧化、抗衰老的功能,增強細胞活性,營養更多更充分。糧食籽粒飽滿,棉花纖維粗長,蔬菜原滋原味,瓜果大正甜美。水果切開不易變色,肉類放置不易腐敗。固此富硒產品被譽為:“既好吃又好看,既營養又保健,既少病又高產”。
測試證明,當水果中的含硒量達到10-20微克/千克時,糖分增加超過1度,糖酸比明顯增大,6種人體必需的礦物元素鉀磷鈣鎂鋅鐵和五種維生素都相應提高。富硒果蔬表光細膩,口感甚佳,是天然的“黃金搭檔”食品。硒素抗氧化、抑病菌,因而富硒農產品耐儲耐運,提高了鮮活農產品的商品性能。
(6)抗擊病蟲害
病菌和害蟲對硒的需求量甚微,富硒農產品的含硒量就能使大量病菌和害蟲中毒死亡,即使對線蟲、韭蛆和果樹腐爛病(硒肥涂抹)等惡性病蟲害也有顯著效果,可部分代替農藥,使農藥用量和農藥殘留減少,所以富硒農產品更容易達到綠色標準。
2、缺硒補硒
中國是貧硒大國, 72%的土地缺硒,29%的土地嚴重缺硒,72%的人口需要補硒,缺硒人群占2/3,高達10億人之多,涉及22個省,其中蘇、浙、皖等地區為嚴重缺硒區。世界衛生組織(WHO)和國家營養學會推薦日均攝入量不低于50微克,正常人每日補50—250微克的硒,可使各種疾病發病率降低35%—50%,而中國日均攝入量為39.9微克,不到日本、美國的1/3。缺硒導致人體40多種疾病發生,因此發展富硒農業前景廣闊。”
3、補硒方式
(1)無機硒:以服用亞硒酸鈉為主,難吸收,易中毒,不安全,是在醫生指導下用于特殊患者,不宜大范圍推廣。有些發達國家甚至立法,禁止在食物中添加無機硒。
(2)高硒保健品:優點是隨身攜帶,服用方便。缺點是價格昂貴。
(3)富硒農產品:通過正常飲食補硒,而且是有機營養硒,藥食同源,營養全面,安全可靠,經濟實惠,適合大眾消費群體,是人類補硒的主要途徑,是預防缺硒疾病的根本出路。分為三類。
第一類:將無機硒酸鹽適時適量的導入植物體內,硒元素通過植物吸收后,在植物體內轉化成硒蛋白,形成富硒的莖葉和籽實等農產品。
第二類:以富硒農產品為原料養殖生產的富硒的蛋奶肉類農產品。
第三類:以前兩類富硒農產品加工生產的富硒農產品。
4、富硒標準
(1)日常食物含硒量:日常干基食品含硒量低于50微克/千克,可能造成缺硒。海產品含硒量較為豐富,不需要補硒。山東監測含硒量顯示:糧食18-32微克/千克,花生43-60微克/千克,水果、鮮菜1-3微克/千克,普通雞蛋、豬肉100-130微克/千克。
(2)富硒農產品含硒標準:富硒農產品的含硒量是有一定限制的,標準如下:水果10-50微克/千克,鮮食蔬菜10-100微克/千克,糧食油料(不含油脂)及其制品100-300微克/千克,禽蛋每千克250-500微克。
5、安全補硒
(1)人體需硒量:中國營養學會規定,成年人每天最低攝入量為50微克(孕婦和70歲以上老人應為65微克),最大安全攝入量為400微克(兒童減半),成人最佳攝入量為每天200-250微克。
(2)適量有益,超量有害:硒元素有益量和中毒量的界限,在所有微量元素中是最窄的,補少了達不到補硒目的,稍微一多就中毒,不能盲目進補。
6、安全生產
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“加強農業標準化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”,《食品安全法》提到“銷售食用農產品必須提供農業生產記錄”。據此,對富硒農產品的生產、加工和銷售,建立完善的質量安全控制體系,措施如下:
(1)達到綠色標準:富硒農產品的基礎是綠色,要讓消費者“買著放心,吃著安心”。土壤和水質等環境條件符合綠色農產品生產要求,肥料以有機肥為主,農藥以生物制劑為主,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,禁止使用污染的水源澆地,限制使用生長調理劑,限制過量施用某種化肥。
(2)含硒量要穩定:生產的是富硒農產品而不是高硒農產品,生產和加工過程中標準化管理,小心謹慎,嚴肅認真。
(3)充分轉化為有機硒:富硒肥劑于采收前20天禁止葉面使用,7天內不能飼喂動物。分期分批采收的瓜、果、茶等植物以根施為主。
(4)安全使用富硒肥劑:富硒肥劑具有一定危險性,應設立專供站,妥善存放,不可亂用,嚴禁入口,用后洗手。
7、生產技術
(1)富硒肥專供:確保農產品含硒穩定。
(2)平衡施肥是基礎:確保色澤好、口感佳、營養全、耐儲運。
(3)前補為主,后補為輔:富硒肥重在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前期使用,硒素充分轉化。富硒肥于采收前20天禁止葉面使用,分期分批采收的瓜、果、茶等植物以根施為主。
(4)富硒肥搭配要合理:可與中性、酸性藥肥混用,不可與堿性藥肥混用。
(5)富硒肥濃度要適宜:過濃傷害葉面,太稀達不到富硒效果。
(6)富硒肥使用間隔期要恰當:短時間內連續噴布,會導致葉片變厚、變脆、甚至“燒葉”。因此,葉面噴施間隔期通常為10-15天。
(7)富硒肥使用避開強光:強光使水分迅速蒸發,葉肥濃度變大,灼傷葉片。
(8)富硒肥具體使用方法:詳見專門生產技術規程。
(9)技術責任制度:技術指導人員和生產管理人員違背生產技術規程,造成的后果由當事人承擔責任。
8、富硒定位:與富硒產業開發目標一致
(1)全民健康:中國有10億缺硒人群,引導大眾補硒。
(2)規模發展:中國有10億缺硒人群,需要規模化生產經營。
(3)綠色富硒:綠色、有機食品是講究安全,富硒食品是講究優質和健康。綠色富硒既講究食品的安全指標,又講究食品的營養健康指標。讓居民買著放心、吃著安心。
(4)藥食同源:以食補代替藥補,按照食品生產經營,不能當做“藥品”去經營。
(5)福利雙收:富硒產業開發的理念是:為食者造福,為耕者謀利;農業增效、農民增收。
9、市場廣闊
當前富硒農產品多數還停留在概念炒作,仍屬上層消費,主要是禮品饋贈,尚未遍及百姓餐飲。今后市場廣闊:
(1)保健意識,全民覺醒:硒元素的保健功能已為世人認知,全國10億人口缺硒,這里蘊藏著巨大商機。
(2)藥食同源,補硒方便:農產品營養化和功能化,已被列入中國科學院2010-2050年農業發展規劃。而富硒農產品既具備營養品質,又具備保健功能,具有潛在的競爭力,市場需求量將大增,農業產業有升級換代的可能。
(3)成本不高,利潤很大:富硒農產品生產成本低,富硒產業利潤空間大。
(4)產業帶動,產品增值:富硒產業還可以帶動加工、貿易、物流和旅游等產業鏈,大幅提高農產品附加值。
(5)發展階段,最佳時機:富硒農產品也已推廣多年,已越過起源階段,正處于發展階段,是名副其實的朝陽產業。
10、組織機構
按照十七屆三中全會關于“建立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”的要求,各地成立富硒農產品專業委員會,組織實施富硒產業開發。建立領導、管理、協調和服務體系,健全管理制度,完善管理技術。聯絡科研機構、農投品生產企業、農產品生產基地、加工包裝儲藏企業、物流企業、營銷企業、宣傳策劃企業等,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,靠有序化管理和市場化運作鞏固這個產業鏈。
11、組織服務
(1)幫助農民專業合作社、農業企業及個體農戶建設富硒農產品生產基地。
(2)為富硒農產品生產基地、加工企業、經營企業提供技術咨詢和培訓等服務。
(3)為富硒農產品生產基地協調供應富硒肥劑,以及相應的肥料、農藥等農投品。
(4)為參與富硒農產品產業化開發的單位提供富硒資料、宣傳掛圖、技術光盤、富硒農產品防偽標識等。
(5)為富硒農產品生產基地和加工企業連接購銷,為富硒農產品經營單位聯系貨源并培訓銷售人員。
(6)為富硒農產品生產基地、加工企業、經營企業設立網頁,在網上發布推廣。
(7)協調富硒農產品生產基地、加工企業、經營企業,共同出資,聯盟在本省相關報刊設立富硒專版進行宣傳。
12、富硒基地
國家“十二五”規劃提出“轉變經濟增長方式,調整產業結構”和“科技創新”,富硒產業可謂高科技、高效、創新農業,基地建設不可或缺。
(1)基地概況:目前,山東省富硒農產品生產基地已達到100家,開發農產品包括:瓜、果、菜、糧、油、茶、酒、肉、蝗蟲、食用菌等。
(2)基地要求
第一實施單位:農民合作社、農業企業、食品加工企業為主。
第二有規模:保證產量,吸引客商。
第三有序化:同一縣域內相同品種不發展兩個以上基地,以免不良競爭。
第四有認證:地理標志認證和綠色認證,按綠色農產品要求生產,讓消費者放心。
第五有特色:讓富硒農產品增加賣點。
第六有榜樣:以先進典型帶動。
第七選項準:市場需求啥就發展啥。
第八有計劃:包括品種、規格、預計供貨量、供貨時間、倉儲狀況等。
第九有協議:遞交申請(包括面積、品種和組織管理等),經考察后簽訂協議。
第十有培訓:對基地負責人和生產人員進行技術、管理和市場培訓。
第十一富硒肥劑專供專用:不能盲目購買,不能市場流通。
第十二富硒農產品檢驗:銷售前隨機采樣,由權威機構檢驗硒含量,并將報告副本送專業委員會,專業委員會出具證書并在專業媒體或網上公示。
第十三有追溯:追溯卡由供貨單位質檢員填寫并放入包裝箱內。
·下一篇 富硒農產品 - 富硒農產品勢在必行
·上一篇 富硒農作物的種植